影史最佳战争片,神作中的神作!所有战争片的天花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们国家为什么拍不出像黑鹰坠落拯救大兵瑞恩这样 影史最佳战争片,神作中的神作!所有战争片的天花板!

影史最佳战争片,神作中的神作!所有战争片的天花板!

2024-06-18 08: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什么是好电影?一万个人,可能有一万个答案。所以以下都是主观评判,非常主观,如果有与落雪看法相悖的可以底部评论,觉得落雪说得对的,麻烦点个关注。

如果说要评选一部世界上最好的战争片,我想没有哪一部电影敢与《拯救大兵瑞恩》相媲美,哪怕是国产片里的《高山下的花环》、《集结号》,韩国电影里的《高地战》、《太极旗飘扬》,还是《西线无战事》、《血战钢锯岭》、《父辈的旗帜》、《硫磺岛来信》等电影都要靠边。

甚至于,即使加上《黑鹰坠落》、《全金属外壳》、《美国狙击手》等现代战争片,《拯救大兵瑞恩》也是无可争议的第一。

这部电影真实的令人发指,人物刻画的令人惊叹,而电影所要表达的核心问题,哪怕放到如今也值得人们反复讨论。战争的残酷,人性的挣扎都在电影里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

不论如何赞誉,都不会让人觉得是过誉!

《拯救大兵瑞恩》由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汉克斯主演,上映于1998年,制作成本7000万美元,但仅在北美地区就换回了2.17亿美元的票房,全球票房更是高达4.94亿美元。同时,彼时更大的票房市场,其实不是影院而是影碟租赁,所以本片实现了大赚特赚,是1998年的北美电影票房排行榜冠军。

除了票房喜人以外,本片还在次年的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得了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最佳剪辑等5项大奖。并于2014年入选了2014年美国国宝影片名单。

除了票房与获奖以外,本片在豆瓣上有65.4万人为其打出了9.1的高分,并位列豆瓣TOP250 第73位;而在IMDB上则有150万人为其打出了8.6的高分,位列IMDB TOP250第25位。可以说是毫无争议的影史最佳战争片。

豆瓣高赞评论称:“战争电影No1,美利坚精神输出大片。”

“真正意义的大导大片,开场的抢滩和结尾的瑞梅尔血战机位控制臻入神技,牛逼的主次特写像一位幸存的二战联盟老兵啐着唾沫在回忆戎马。”

“为什么看中国战争片就感觉high得不行真想打一仗,看外国战争片就觉得战争真可怕和平多好啊。。。。再不在吃饭的时候看战争片了,太胸闷了。”

以落雪的个人观感来看,本片整体工整,环环相扣,没有逻辑漏洞,而且战争场面极为惊艳,战争里的人物性格极为真实,对战争里的众生相表现得非常突出。其矛盾、无解的核心主题以及反战思想都让这部电影无可挑剔,哪怕直到如今也依然有很多人会不断思考,不断讨论。是无可争议的最佳战争片,是神作中的神作!

落雪评分:9.3分

观看建议:强烈推荐

1、真实到残忍!

虽然《黑鹰坠落》、《全金属外壳》、《血战钢锯岭》都主打真实,但是真正能做到真实到让人感觉残忍的电影,目前来说只有《拯救大兵瑞恩》。

电影一开始的海滩登陆战中,成片成片的人还没走出船舱就已经被打成筛子,而跳海的人中一半被飞射而来的子弹击中,一半溺水而亡。哪怕有幸终于来到了岸边,但是因为没有掩体,大量战士死在敌军子弹下,甚至于连海水都被染红,大量尸体浸泡在海水中。

仅仅只是第一个场景,导演抛去了所有的主角光环,在这种绞肉机一般的战场,体能、枪法、装备统统没用,有用的只有运气,只能期望子弹不落到自己身上。

而战争的可怕也在此时展现,因此豆瓣的高赞评论才会说:“为什么看中国战争片就感觉high得不行真想打一仗,看外国战争片就觉得战争真可怕和平多好啊”

整部电影与战争可怕相辅相成的,其实还有战争状态下的肉体。血肉之躯在钢铁战争之中是如此地脆弱,被炸到只剩半截的尸体,脑浆混合着血液流了一地的尸体,断肢、断臂里的血流如注,脑袋被打穿时喷溅的血液,都让战争变得如此地真实与可怕,再加上电影的抖动式摄影,即是隔着屏幕都让人感到恐惧。

但电影的真实不仅仅只是战争状态,甚至于战争后对待俘虏的态度,也显得极为真实。在经历过恐怖而残酷的海滩争夺战以后,美军面对没有丝毫战力的德军尽显疯狂,什么投降、什么缴枪不杀统统忘记,只有畅快的杀戮,哪怕对方已经举手投降依然一枪击毙,而他们的长官也并没有人阻止。

此时的美军是恐怖的、疯狂的,他们也在肆意屠杀对方,但是结合着此前经历过的残酷,他们的疯狂竟是如此地真实。

还有米勒上尉那颤抖的手,在绞肉机一般的海滩争夺战中,吓到让一只手不住颤抖,这才是真实,毕竟没有人可以轻易直面死亡,恐惧才是最真实的根本。

同时,电影里的真实不仅是近乎真实的战斗,还有没有伞兵投放错位置,士兵对要到德军腹地去寻找瑞恩的抗拒,若无其事的在军牌里寻找瑞恩的名字,以及米勒上尉决定放走挖墓地德军时,队员之间的争执,都让这部电影充满了真实感。

这部电影里的美军没有主角光环,他们没有个人英雄主义,他们都害怕战争、恐惧战争,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到家中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甚至于在第一次找错人以后,错误的瑞恩赶紧说道:“你怎么能确定,怎么知道是不是又弄错了?”

“我要立刻回家,我想回家”。

可以说这部电影摒弃了我们所熟知的所有战争片的拍摄手法,导演就是赤裸裸的把战争、把战争里的人性,战争里的一切毫无遮掩的展示在观众面前,让人从来不会有种热血上涌的感觉,只有赤裸裸的残忍,让人感到脊背发凉。

尤其是导演对于空降师副指挥官、翻译官艾伯姆下士(也译作厄本),以及挖坟墓的德军的诠释,更是将人性,将讽刺与残酷拉到顶点,尤其是翻译官艾伯姆下士,可以说是整部电影的高光与灵魂,这个角色太绝了。

2、恶心的人性

《拯救大兵瑞恩》展现了人性的美好,更展现了战争里的众生相,人性在这场战争中变得极其脆弱,甚至是满满的讽刺。

空降师里1飞机,整整22人没有打出一枪,没有发出一炮就全军覆没,仅仅是因为在官僚主义中,有人为了讨好空降师副指挥官的阿门准将,偷偷在机舱底部焊接了大面积的钢板,以免地面的炮火伤到将军。甚至还没有提前告知驾驶人员,直到临上飞机前才告诉机组人员装了钢板。

可笑吗?残忍吗?为了讨好准将,这些阿谀奉承的人擅自改动飞机,置满飞机人的安全于不顾,甚至于哪怕是准将也死在了擅自改动中。

“(死了22个人)全为了一个将军吗?”

“为了一个人”

“这种事经常发生”

“C蛋”

而整部《拯救大兵瑞恩》中性格最复杂,人物最丰满、转变最动容的,莫过于艾伯姆也就是厄本这个角色,厄本与因其求情而逃跑的德军官兵,展现了整部电影最为复杂的人性,既让人恨得牙痒,又似乎能完全立即他们的选择。人性,在他们之中变得极为恶心。

德军官兵以盟军尸体为引,占据地利,悄然诱杀前去处理尸体的盟军士兵。此时的德军是阴险、狡诈甚至是残忍,但站在军人的角度来讲,他虽然无耻却只是忠于自己的职责(所以最后他才有资格被放跑)。

而当米勒上尉一行人以牺牲一人为代价,终于拿下据点,成功俘虏该德军以后,他没有了此前诱杀盟军士兵的狡诈,只有纯粹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生的渴望。他拼命唱着英文歌、说着英语,甚至不断去挖掘用以埋葬美军士兵的坟墓。此时的他不是一个士兵,只是一个可怜的将死之人,拼尽全力去追寻一个生的机会。

他所有的行为,所有的努力展现自己的价值以及自己对美国的向往对希特勒的憎恨,都让人动容,此时观众的内心会与厄本一样悄悄同情与可怜这个德军。

“F**K 希特勒!F**K 希特勒!”

对于如今的观众而言,可能很难理解这两句脏话的分量,但是对于那个纳粹狂热的年代,对于希特勒是他们精神领袖的年代,无疑与生命一般,可以参考***。由此可见当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一个人为了活下去是多么的卑微。

所以当其蒙着眼睛离去时,观众似乎都能感受到这个德军内心的真诚,能够获得生命的同理心。而此时,虽然没有一个人会认为他真的会去找盟军自首,但至少不会想到他不仅再次加入德军,甚至向着曾经放过了他的米勒上尉痛下杀手。

人性,在这个德军举起枪的这一刻崩塌了!

然而同样崩塌的还有厄本,他是整部电影中最精彩的一个角色,甚至比汤姆·汉克斯饰演的米勒上尉还要精彩。他因为心中的正义,拒绝杀降,所以放跑了德军俘虏,结果这个俘虏最后却枪杀了米勒上尉等多名美军士兵。

讽刺吗?然而更讽刺的是厄本的行为,在最后决战前梅利多次叮嘱厄本一定要及时把子弹送到。“我们会不断东奔西跑,你要运送弹药,随传随到,不然我们就死定了”

“你明白吗?随传随到。”

然而最终的结局是因为厄本对战场的恐惧,畏缩不前,错过了最佳的送子弹时间,导致莱宾被子弹打死,梅利更是被德军用梅利缴获的希特勒青年团匕首一点点地扎进心脏,最终失去了生命。

而厄本却只是恐惧地站在楼梯上,一动不动,他很想去救,可是更恐惧死亡,因为恐惧,他成了最令人憎恨的士兵。尤其是匕首一点点刺进梅利心脏的残忍,与其僵立在楼梯上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只需要多一点点勇气,很可能梅利就不用死了。

因此,成功杀害梅利的德军士兵在下楼时甚至都不屑于杀这个美军士兵,因为在德军士兵的心里,他甚至都不能算是一个士兵,或是一个有血性的人。

直到最后,厄本看到他主张放走的德军士兵枪杀了包括米勒上尉在内多名美军士兵时,他成长了,这一刻他不再是幻想人性美好的翻译官,他是一名士兵,一名一心想要为同伴报仇,也一心想要杀掉叛徒的士兵。

从行为上讲,我们极其痛恨厄本的所作所为,正是因为这种懦弱的士兵,才让多少无辜的战士死去,因为他的愚蠢,却让多个家庭破灭,他是万死难辞其咎的罪人。可是我们有资格去责怪他吗?

二战中的美军属于自愿征兵制,也就是说厄本原本也怀着一腔热血想要报效国家,可他只是一个后方部门的翻译官,却因为米勒上尉征召成了一线战士,要在枪林弹雨中挣扎,恐惧、害怕,本就是第一人性。有谁不怕呢?

集结号里的九连连长谷子地说:“谁他M不怕死啊,头皮上飞枪子,裤裆里头跑手榴弹,就是神仙也得尿啊”。

况且,厄本坚持的不杀降,真的错了吗?

厄本没有错、求生的德军其实也没有错,梅利等人也确实可怜,错的是当时的世界,错的是希特勒等纳粹,错的是侵略他人领土、残骸他国民众的帝国主义。本片没有去宣传反战,可是透过人物分析,我们看到的是满满的反战思想。

不过很多人却对电影是否应该去救瑞恩产生了极大的争论。

3、真的值吗?

《拯救大兵瑞恩》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论点,那就是用8个人性命去拯救1个人的性命,究竟值不值得?

所以有豆瓣高赞用户称:“其实……我并不赞同这部片子所宣扬的精神……”

“值不值得,什么又叫值得。”

而这里的值不值得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因为这个值不值得其实要从各自的立场来看问题。也就是说这部电影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与错,值得与不值得,就像在而厄本的主张下放跑了最后杀害包括米勒上尉的德军一样。

从任务的隐秘性以及刚刚死去一名兄弟的现场情况来说,杀死那个德军俘虏很有必要,可是从军队条例、国际情形来说就一定不能杀降。就比如我军,我军为何能在装备、军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最终带领全国解放,就是因为坚持好的政策,不会因为心中所谓的愤怒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所以,那个德军俘虏究竟应不应该杀掉或放跑呢?

同样的,如果我们站在米勒上尉等8人的视角来看,他们用8条身经百战的性命去换一个瑞恩的性命是如此的不值,8条生命与1条命究竟孰轻孰重?而且还不仅仅是8条生命,更是8个家庭。

但是如果我们站在普通士兵的角度来看,那又是如此的值,因为他们用行动告诉大家祖国会记住他们每一个人,祖国不会放弃每一个人。最起码,当自己为国尽忠时,哪怕自己牺牲了,自己的弟弟也有可能会脱离战场,给这个家庭留下一点希望,所以可以更加大胆从容的为国战斗。

值与不值?其实就是经典的电车难题,主要是看你站在什么的角度去想问题。

综合来说,本片不管是从战争场景的呈现与还原,以及对战争状态下人性的刻画,电影矛盾的主题思想的呈现,都可以说是一部值得封神的战争片,是神作中的神作,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战争片。

好评,超级好评!强烈推荐!

落雪也会在接下来的日子中,为大家分享个人喜欢的佳片,一定是在某些地方能够打动到落雪,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深刻无比的电影,但一定是能够让人耳目一新,或能让人在无数个瞬间想起的电影。不过落雪才疏学浅,而文字描述毕竟不如视频直接,所以写的不够好、没有原片动人的地方,还请海涵!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觉得落雪说的还有几分道理的,就请转评赞,随便给一个,想从不同维度了解一部电影,想看好电影的话,麻烦大家关注落雪,谢谢!

上期推文推荐:全球第二好看的战争片,当之无愧的传奇!

上期推文推荐:韩国第一战争神片,残忍到不敢直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